当前位置: 首页 >> 榜样力量 >> 学习标兵 >> 正文
走进科学家 | 品质引领未来,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的出海之路——周震华博士专访
2023年04月17日 10:22  点击:[]

受到国际局势动荡、“黑天鹅事件”频发、国内疫情冲击等内外部宏观形势的影响,一级市场投资环境发生巨变。在充满变量的时代和市场格局下,阳光融汇资本依旧秉持着一贯的投资策略,自创立之初就在坚持医药、器械及新兴科技赛道深耕,了解产业背后的技术逻辑,关注“卡脖子”问题和改变行业的突破性技术,已投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多有亮眼表现,我们策划“走近科学家”系列访谈,了解带来技术改变背后的科学家们。

阳光融汇资本在医疗器械赛道关注具有临床价值和卫生经济学价值的创新产品,区别于传统复用式内窥镜,一次性内窥镜低成本、耗材化,并可进行专用性的产品集成和创新迭代,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想象空间和商业化潜能。阳光融汇资本非常荣幸邀请华芯医疗的创始人周震华博士进行本次专访,周博士是法国巴黎商学院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是全球最早进行一次性医疗内窥镜研究者和实践者之一,在超小尺寸的CMOS摄像模组、小角度弯曲半径蛇骨的开发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周博士的带领下,华芯医疗以产品品质为先,与内窥镜国际巨头奥林巴斯建立了深度合作,是国产创新器械出海的探路者。

01从CCD到CMOS

一次性内窥镜技术迭代的见证者和开拓者

内窥镜是实现微创诊治的关键手术器械之一,可以经天然孔道、或经皮进入体内,在消化科、呼吸科、泌尿科、妇科等多种科室的微创治疗中广泛应用,可实现检查、疾病诊断和微创治疗等多种功能。内窥镜是医生的“眼睛”,能够有效地帮助医生“看清”病灶,这使微创手术治疗成为可能,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降低患者痛苦等优势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内窥镜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Markets and Markets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内窥镜的市场容量约为256亿美金,将以6.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4年将达到352亿美金。

内窥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硬式内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在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奥林巴斯公司就在光纤胃镜的基础上加载了活检装置和照相机,首次实现了胃镜照相功能。在上世纪80年代,CIS图像传感器的出现将图像信号转化成电视信号,标志着电子内镜的出现。也就在这段时期,周博士来到德国,在排名全球前三的内窥镜企业从事电子内窥镜研发工作,“那时全球应用最多的还是光学硬性内窥镜或者光纤内窥镜,电子内窥镜那时刚起步,但是发展非常迅速也非常有潜力”,周博回忆道。

工作四年半后,周博士积累了先进的电子内窥镜开发经验,受邀回国加入一家企业,主导电子内窥镜传感部件的开发工作。“我回到国内时,国内还没有小型的感光芯片,而小型的CCD芯片被奥林巴斯和Sony的合资公司所垄断,所以如果要来做电子内窥镜首先就是要解决小型感光芯片的问题”。为了攻克技术难点,彼时的周博士将眼光放在当时的前沿技术——CMOS感光芯片,“那时我们决定自己来开发超小型的CMOS感光芯片,当时还是比较幸运的,一次就流片成功,有了这个超小型的芯片之后我们就自己进行模组封装,包括自己定制超小型的光学镜头,这个在当时全球来说都是非常超前的布局,也是用了当时全球超小芯片的最顶尖技术,直到现在大家在用的最小的感光芯片尺寸就是用我们当时定的尺寸。

周震华博士

2009年-2010年,超小型的摄像模组的问世引来行业广泛关注,周博士去到全球各地展会展出产品,很多医疗耗材公司的表示出强烈合作意向,“把这个超小型的摄像模组组装到他们的耗材上去,这就是全球一次性内窥镜最早的应用,我有幸成为全球一次性内窥镜的见证者,也是开拓者之一。”周博士感慨道,那时的周博士也没能预料在并不遥远的未来,内窥镜耗材化将为行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02创立华芯医疗

抓住红海市场边缘的蓝海新机遇

“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的诞生,是在红海市场边缘探索出的蓝海新机遇。”周博士分享到,复用内窥镜发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也遇到很多瓶颈,短时间很难再有技术创新和突破,市场增长率逐渐趋缓,产品同质化严重,属于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技术的发展不会停滞,一次性内窥镜如果达到了非常好的性价比,与复用内窥镜比较是具有更大的优势,比如防止交叉感染、购买成本低、少量多样化、提高医院翻台率、减少医生的学习曲线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大大提升设备入院普及率的,未来各级医院包括乡村诊所及各种体检中心都会配备有一次性内窥镜设备,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随时随地的使用上先进的内窥镜设备进行检测,大大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这将是内窥镜行业的蓝海新机遇,周博士介绍到:“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完全发展起来后全球总规模将是惊人的,因为到那时一次性内窥镜只是一个平台,里面会包含多模态融合的智能化设备+各种一次性使用的耗材,设备很智能,耗材很亲民,早癌筛查、检测、诊断、治疗全环节都可以覆盖,所以可以想象这种一次性耗材市场应用的需求是多么的庞大。”

当然,技术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性内窥镜产品问世至今已发展十年有余,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分别为技术起源阶段、技术迭代阶段、技术突破期。2009年至2013年是一次性内窥镜技术起源和产品探索期,更多的是耗材+可视模组的模式形态,发展初期由于当时技术还不成熟,产品不但价格高昂,性能和复用内窥镜相比差距较大,所以那时探索出的应用场景是在复用内窥镜不方便大规模使用,或者内窥镜容易损坏且手术费用较高的术式,比如输尿管肾镜、胆道子镜、支气管镜(主要在ICU应用)等。2013年至2018年是一次性内窥镜早期产品成型和技术快速迭代期,这期间全球出现多家一次性内窥镜公司,群雄角逐,共同教育市场。2018年,行业到达一个分水岭,那时市场教育全面铺开,一次性支气管镜和一次性输尿管肾镜需求开始逐渐快速起量,周博士回忆道:“医院的很多科室已经比较重视一次性内窥镜,欧美日发达国家率先大规模推广应用。同时,一次性内窥镜性能有了很大的突破,性价比越来越高,应用的边界不断得到扩展;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也加速了各方对一次性内窥镜防交叉感染的重要认知,所以加速了一次性内窥镜的迅速发展。”2018年也被业内称为一次性内窥镜快速发展的起始年,华芯医疗便是创立于2018年这一行业起始年。

华芯医疗 公司总部

华芯医疗 自动化生产线

华芯医疗是聚焦在一次性内窥镜产品及相关科室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谈到创立华芯医疗的初衷,周博士除了看重处在蓝海市场以外,还和其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创立华芯医疗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在我刚大学毕业的那几年,奶奶得了肺癌,身体非常不好,每次去医院看病都需要做内窥镜的检查,但是县城医院没有内窥镜,每次我们都要跑到市里去检查。路途遥远,当时还要提前很长的时间进行预约,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怀揣着提升内窥镜普及性的梦想,周博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创新创业之路,通过一次性内窥镜产品帮助医生不断突破内窥镜的应用场景和诊疗壁垒,进而实现医疗诊疗的主流应用及大范围的基础普及,让医生和患者都能够受益。

03品质为王

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出海的探路者

公司在红海的边界和复用式内窥镜竞争,要用极低的成本去做到复用内窥镜的性能,这本身是非常具有挑战的,需要持续且较大的研发投入,以及对产品品质严苛的要求。讲到如何突破技术达到符合临床需求的产品品质,周博士自信地讲到:“在一次性内窥镜,我们其实是没有前人参考的,但已经跑在行业前列,我们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深入到临床了解医生真正的需求,这得益于我们团队在行业有十几年的丰富经验,对临床应用、产品技术路径的深刻理解。从研发立项开始,依托于大量市场调研,包括跟医生的访谈、专家的访谈等等,引领我们的产品的形态、规格和功能诉求等,将临床需求转化成技术语言,最终进行产品实现。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团队对内窥镜弯曲半径这一技术指标的反复打磨,弯曲半径是原来的复用内窥镜碰到比较大的瓶颈,复用内窥镜用的是光纤或者是尺寸比较大的电子镜,通病是弯曲半径非常大,基本上是1元硬币大小的直径,这完全无法适用比较小的腔道的检查和诊断,临床要求做到5毛钱硬币以下的弯曲半径。周博士分享到:“了解到临床需求后,我们团队就来想方设法的来突破这个技术,我们尝试用一体切割、注塑成型、编制等很多种方法和工艺,最终我们还是去用最复杂的工艺用铆接的工艺来实现,把铆接的工艺精度做得非常高,同时它有很多关键关节组合起来之后,可以到非常小的尺寸,但是它的蛇骨的承受力能够承受,最终就达到了临床的需求。”

在产品研发和推广的过程中,公司与奥林巴斯构建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与奥林巴斯的与我们的合作是一个由浅及深,由点到面的过程,依托华芯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得到了奥林巴斯的认同。”周博士分享到:“国内产品起步比较晚,所以相对欧美发达国家,尤其相对于国际巨头而言,国产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欧美发达市场的临床医生对于国产器械的刻板印象就是低质低价,直到我们的产品在全球知名医院大规模试用,并不断改进升级,最终获得了高度的临床认可。

H-SteriScope系列产品 与奥林巴斯双贴牌合作

华芯的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和高性价比一直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在海外也赢得了非常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奥林巴斯的深度合作,更夯实了公司的品牌形象。目前公司的不同型号的一次性支气管镜产品已在多个国家、地区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累计出货量超10万支,关键部件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成功并逐步投入使用,“但华芯医疗绝没有止步于此。”,周博士介绍到。目前,公司在德国并购了一家百年内窥镜企业——MGB,这家企业是一家传统光学内窥镜公司,其制造的变焦镜头和光学镜质量均在全球前列,布局硬性内窥镜也是填补公司硬性内窥镜和介入内窥镜的空缺。“公司将提供全术式解决方案,这在全球内窥镜公司中也是非常少有的。”公司除了看重MGB百年品牌和全球销售渠道外,更是看重其光学设计和制造实力,通过并购,公司将进一步缩小国产光学制造能力与欧美之间的差距,通过这次并购公司进一步实现国际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实力。

德国MGB公司工厂

04稳扎稳打,不断拓宽边界

未来的5-10年,是一次性内窥镜行业下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内窥镜耗材化后,成本快速下降,内窥镜不再是高昂的设备,耗材化将引领内窥镜向“专用化”发展,围绕临床各类术式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提升诊疗效率,如作为耗材化一次性内窥镜耗材为平台的科室机器人,就是“多模态融合机器人+一次性内窥镜耗材”为平台的各种耗材组合,这将会大大简化医疗检查、诊断和治疗,大大加快一次性内窥镜应用生态的建设。

面向未来,华芯必将稳扎稳打,不断拓宽边界,维持长期竞争优势。从应用端,公司将不断挖掘临床术式需求,拓宽一次性内窥镜应用边界场景,从而不断丰富产品管线。从技术延展性上,从一次性内窥镜检查技术平台外延到诊断、介入治疗、专科医疗机器人及配套耗材这样的生态平台。从生产制造端,加大关键核心部件的自制率,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的管控,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实现产品的降成本。从产品转化端,公司将与全球具有创新力的专家及高校加大产学研合作,快速进行定制化、多样化、精准化的产品研发,形成产学研用联动的生态体系。从市场销售端,公司将加快布局国内外市场,深耕细作,学术引领,进一步推进内镜诊疗下沉。提到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周博士十分振奋:“我们不做短视行为,不投机取巧,严谨务实、踏实肯干、持续创新,用持续性技术创新帮助医生不断突破内镜诊疗壁垒,助力产业不断拓宽边界场景,进而实现临床诊疗的主流应用以及大范围的基础普及,那么我相信华芯一定会取得成功,在全球内镜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企业的愿景和奋斗目标。”

以下是访谈部分内容

Q1宏观来看,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出海之路是当下非常关注的话题,集采重锤下医疗器械都在谋求出海转型之路,您怎么看待这波“出海潮”?

出海转型已是必由之路,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实行集采的政策,这些将会把量集中的给到少数几家企业来进行生产,那么将有很多企业被迫的去国外寻找机会,这类是属于被”出海”,可能更多的是去非发达国家;另外还有一类是属于积极主动型的出海,这是因为他们产品已经具有全球竞争力,为了谋求全球更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欧美医疗市场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所以如果能够在欧美这样的发达国家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才能成长为国际化的大公司,也才能够形成品牌优势,有了品牌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国内的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跟发达国家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当然国外有很多世界500强的医疗器械公司,除了产业发展比较早之外也因为他们本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养活和培育了很多巨头医疗器械企业,医疗器械行业是属于一个高投入,产业化周期比较长的行业,所以如果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支持,那么是很难存活下来的,所以要研发出高端医疗器械,是需要企业家有耐心有毅力,同时也是需要有友好的市场环境来支撑的,不过我相信未来十年是中国医疗器械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中国技术水平、职业素养及工业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这些都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器械企业,拿到国内第一往往就会成为全球第一,那么这些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及制造能力、品质可靠又性价比高的企业就是最具有实力走出国门的企业,相信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

Q2创业过程中公司经历过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如何与奥林巴斯建立深厚的合作?

创业过程中有很多个重要节点:比如厂房的建设完成、第一张FDA/CE/NMPA等注册证的拿到、累计出货量超10万支、关键部件自动化生产线的开发成功等等,公司每三个月就会发生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每个重要的节点完成都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会让团队产生更大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幸与多家国际巨头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Olympus就是其中之一,与Olympus的合作我们是越来越深入,合作范围越来越广,能够如此也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得到了Olympus这样的国际巨头所认可,这是建立在华芯大规模的海外大牌专家的产品试用,并不断改进升级的基础之上,甚至有些国家的专家拿着我们的产品拆开来用放大镜来看,我相信赢得客户和感动客户的永远是产品质量和服务。

Q3公司的H-SteriScope系列产品很早就取得了和奥林巴斯的双贴牌,公司的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的核心技术优势有哪些?

华芯的产品核心技术优势,不能单单从某一个点来说,这样评价不准确也不客观,因为内窥镜是一个系统产品,最终呈现给医生或者患者的是整套系统产品效果,所以如果要说产品技术优势在哪里,就在于我们产品的整体性能是一次性内窥镜中最好的,性价比最高,比如我们性能对标的是Olympus复用内窥镜,蛇骨、器械管等都是采用和复用内窥镜同样的结构,为何要做这么复杂就是因为这种结构和材料是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了,是最安全可靠的,但是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同样的性能却能够把原来十几万一把的内窥镜做成它百分之一不到的价格,这是要从影像、材料、结构、工艺等等各个方向进行大量的创新才能做到,所以说这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优势,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考生要考入一所顶尖大学,那么他的学科成绩一定是门门都很优秀才可以,如果有偏科,那么其它的优秀都是白费,华芯坚持用匠人的精神做好每一款产品,赢得市场的永远是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产品。

Q4公司在海外布局广泛,产品也广受市场认可,您觉得过程中做对了哪些事情?

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能够被广泛认可关键还是在我们产品质量本身是优秀的,欧美日发达国家对于医疗器械产品品质要求是比较苛刻的,尤其对于不太信任的国家销售过去的产品,他们会更加挑剔,比他们本国生产的产品要求还要更严格,总认为产品哪里还会有问题,觉得这次没有问题可能未来会有问题,总之就是带有偏见。当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以前德国产品也是被老牌强国英国和法国所鄙视的,后来德国产品因为被要求严格反而快速的提升了他们产品的质量,所以大家现在看到德国制造全球顶尖,这也都是被逼出来的,所以当下中国的高端医疗产品要能够打入发达国家,被他们认可,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一定要保证产品不管规模量是多大都是要安全可靠,品质一致的,华芯在产品品质要求方面是比较严格的,我也相信能够征服市场的永远不是价格,而是品质;能坚持长久的,永远不是优惠而是口碑,所以华芯永远是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

Q5您觉得国内外一次性内窥镜行业还存在哪些痛点?您认为未来的5-10年时间,一次性内窥镜行业下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是什么?

一次性内窥镜行业还存在的痛点我认为是性价比还没有做到极致化, 还有就是环保的问题,所以未来这两个痛点一定会得到突破。未来的5-10年时间一次性内窥镜行业下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是以一次性内窥镜耗材为平台的科室机器人,就是多模态融合机器人+一次性内窥镜耗材为平台的各种耗材组合,这将会大大简化医疗检查、诊断和治疗,大大加快一次性内窥镜应用生态的建设。

Q6华芯医疗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维持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

华芯医疗会稳扎稳打的往前进,不做短视行为,不投机取巧,公司成员工作严谨务实、踏实肯干、持续创新,那么我相信华芯一定会取得成功,在全球内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我们企业的愿景和奋斗目标,用持续性技术创新帮助医生不断突破内镜诊疗壁垒,助力产业不断拓宽边界场景,进而实现临床诊疗的主流应用以及大范围的基础普及,无论是医生、患者的需求,还是整个医疗行业的需求,华芯都会且能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去满足、达到,从而让内镜医疗实现惠医惠民的全面普惠,这是华芯的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维持公司的长期竞争优势,我想主要通过这几个方面:

第一、不断挖掘临床术式需求,拓宽一次性内窥镜应用边界场景,从而不断丰富产品管线;

第二、从一次性内窥镜检查技术平台外延到诊断、介入治疗、专科医疗机器人及配套耗材这样的生态平台;

第三、加大关键核心部件的自制率,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的管控,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实现产品的降成本;

第四、与全球具有创新力的专家及高校加大产学研合作,快速进行定制化、多样化、精准化的产品研发,形成产学研用联动的生态体系;

第五、布局国内外市场,深耕细作,做好医生的培训,做好客户的服务。

关于阳光融汇资本

阳光融汇资本成立于2015年1月,是中国保险业首批由保险资金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历经7年发展,阳光融汇资本基金管理规模达300亿元,业务板块涵盖母基金、直投业务,聚焦医疗、新兴科技、新消费、不动产领域。

编者注:周震华博士是永利总站ylzz55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99111班学生,晋顺老师是他的班主任。上面分享一下机械工程学院人才培养的成果。

关闭

Baidu
sogou